七校联合体 2016 届高三第二次联考试卷 文科数学
命题学校:普宁市第二中学 命题人:方灿辉 审题人:陈楚红 本试卷共 4 页,21 小题,满分 150 分.考试时间 120 分钟. 注意事项: 1.答卷前,考生务必填写答题卷上的有关项目. 2.选择题每小题选出答案后,用 2B 铅笔把答案涂在答题卷相应的位置上. 3. 非选择题必须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作答,答案必须写在答题卡各题目指定区域内; 如需改动, 先划掉原来的答案,然后再写上新的答案;不准使用铅笔和涂改液,不按以上要求作答的答案无效. 一、选择题:本大题共 12 小题,每小题 5 分,共 60 分.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,只有一项是符合题 目要求的. 1.复数 z ? (2 ? 3i)i 的实部是( A.2 B. ? 2 ) C.3 D. ? 3 ) D. 第四象限 )
2.已知点 P (cos ? , tan ? ) 在第二象限,则角 ? 的终边在( A. 第一象限
2
B. 第二象限
C. 第三象限
3.设曲线 y ? ax 在点(1, a )处的切线与直线 2 x ? y ? 6 ? 0 平行,则 a ? ( A.1 B.
1 2
C. ?
1 2
D. ?1 )
2 1
正视图
4.某几何体的三视图如右图所示,则其体积为( A.
1
1
2? 3
B.
? 3
C. ?
D.
? 5
侧视图
俯视图
5.设等比数列 {an } 的前n项和为Sn ,已知a1 ? 2011, 且an ? 2an?1 ? an?2 ? 0 (n ? N * ) ,则 S 2015 ?( A.0 B.1 C.-2011 D.2011 6.已知向量 a ? (2,1), a ? b ? 10,| a ? b |? 5 2, 则 | b | =( A. 5 B. 10 C.5 D.25
)
?
? ?
? ?
?
)
7.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( ) A.若“ p 且 q ”为假,则 p 、 q 至少有一个是假命题 B.命题“ ? x0∈R,x02﹣x0﹣1<0”的否定是“ ? x∈R,x2﹣x﹣1≥0” C. “φ= ”是“y=sin(2x+φ)为偶函数”的充要条件
D.a<0 时,幂函数 y=xa 在(0,+∞)上单调递减 8. 已 知 函 数 f ( x) ? 2 0 a 1s 4i x n? 2 0 bx 1 35? 2 0 1, 6 记 f ( x) 的 导 函 数 为 f ' ( x) , 则
f (2 0 ) 1? 5 f (?2 0 ) 1? 5 f ' (2 0 ) 1? 6 f ' (?2 0 ) 1?6 (
A. 4030 B. 4028 C. 4032
) D. 0
七校联合体 2016 届高三第二次联考文科数学试卷,共 9 页,第 1 页
9.若以连续两次骰子分别得到的点数 m,n 作为点 P 的横、纵坐标,则点 P 在直线 x+y=5 左下方的概率为 ( )
1 1 D. 12 9 2 2 2 2 x y x y 10.已知椭圆 2 ? 2 ? 1 (a>b>0),双曲线 2 ? 2 ? 1 (a>b>0)和抛物线 y 2 ? 2 px (p>0)的离心 a b a b
A. B. C. 率分别为 e1,e2,e3,则( ) A. e1e2 ? e3 B. e1e2 ? e3 C. e1e2 ? e3 D. e1e2 ? e3
1 6
1 4
11.图 1 是某小区 100 户居民月用电等级的条形图,记月用电量为一级的用户数为 A1,月用电量为二级的 用户数为 A2,??,以此类推,用电量为六级的用户数为 A6,图 2 是统计图 1 中居民月用电量在一定级别 范围内的用户数的一个算法流程图.根据图 1 提供的信息,则图 2 中输出的 S 值为( ) A.82 B.70 C.48 D.30 开始
频率
输入
A 1, A 2 ,..., A 5, A 6
S ?0 k ?2
0.30 0.22 0.18 0.12 0.06
k ? k ?1
k ? 5?
月用电量等级 一级 二级 三级 四级 五级 六级 图1
否 输出S 图2 结束 是
S ? S ? Ak
0
12. 若 直 线 y ? k ( x ? 1)(k ? 0) 与 函 数 y ? sin x 的 图 象 恰 有 六 个 公 共 点 A( x1 , y1 ) ,
B( x2 , y2 ) , C( x3 , y3 ) , D( x4 , y 4 ) , E( x5 , y5 ) , F ( x6 , y6 ) 其中
x1 ? x2 ? x3 ? x4 ? x5 ? x6 ,则有(
A. sin x6 ? 1 C. )
B. sin x6 ? ( x6 ? 1) cos x6 D.
sin x6 ? k cos x6
sin x6 ? ( x6 ? 1) tan x6
二、填空题:本大题共 4 小题,每小题 5 分,共 20 分. 13.已知函数 f(x)= x+6,则 f(f(9))=________. 14.已知等差数列 ?an ? 满足 a2 ? 3 , a3 ? a4 ? 12 .则数列 ?an ? 的通项公式 an ? ________. 15.某商场为了了解毛衣的月销售量 y (件)与月平均气温 x (℃)之间的关系,随机统 计了某 4 个月的月销售量与当月平均气温,其数据如下表: 月平均气温 x(℃) 17 13 8 月销售量 y(件) 24 33 40 2 55
? ? ?2 ,气象部门预测下个月的平均气温约为 7℃,据此估 ?x ? a ? ?b ? 中的 b 由表中数据算出线性回归方程 y
计该商场下个月毛衣销售量约为________件. 16.若函数 f ? x ? =2x2-lnx 在其定义域内的一个子区间(k-1,k+1)内不是单调函数, 则实数 k 的取值范围 是________.
七校联合体 2016 届高三第二次联考文科数学试卷,共 9 页,第 2 页
三、 解答题 (本大题共 8 小题, 考生作答 6 小题, 共 70 分. 解答须写出文字说明、 证明过程或演算步骤) . 17. (本小题满分 12 分) 已知函数 f ( x) ? 2 sin x( 3 cos x ? sin x) ? 1, x ? R . (1)求 f ? x ? 的最小正周期及单调递增区间; (8 分) (2)若 x ? ? ?
? ? ?? ,求 f ? x ? 的最大值和最小值. (4 分) , ? 6 3? ?
18. (本小题满分 12 分) 某大学餐饮中心为了解新生的饮食习惯,在全校一年级学生中进行了抽样调查,调查结果如下表所示: 喜欢甜品 不喜欢甜品 合计 南方学生 60 20 80 北方学生 10 10 20 合计 70 30 100 (1)根据表中数据,问是否有 95%的把握认为“南方学生和北方学生在选用甜品的饮食习惯方面有差异”; (5 分) (2)已知在被调查的北方学生中有 5 名数学系的学生,其中 2 名喜欢甜品,现在从这 5 名学生中随机抽取 2 人,求至少有 1 人喜欢甜品的概率. (7 分) 附:χ2= n(ad-bc)2 , (a+b)(c+d)(a+c)(b+d)
2
P(χ ≥k) k
0.100 2.706
0.050 3.841
0.010 6.635
19. (本小题满分 12 分) 已知平行四边形 ABCD 中, AB ? 4 , E 为 AB 的中点,且 ?ADE 是等边三角形,沿 DE 把 ?ADE 折起 至A ? 4. 1 1DE 的位置,使得 AC
BF // 平面 A1DE ; (1) F 是线段 AC (4 分) 1 的中点,求证:
(2)求证: A1D ? CE ; (4 分)
BCDE 的距离. (3)求点 A (4 分) 1 到平面
A1 F D C D C
A
E
B
E
B
七校联合体 2016 届高三第二次联考文科数学试卷,共 9 页,第 3 页
20. (本小题满分 12 分) 已知椭圆 E 的两个焦点分别为 F1 (?1, 0) 和 F2 (1, 0) ,离心率 e ? (1)求椭圆 E 的方程;(4 分) (2)设直线 l : y ? x ? m(m ? 0) 与椭圆 E 交于 A、B 两点,线段 AB 的垂直平分线交 x 轴于点 T,当 m 变 化时,求△TAB 面积的最大值. (8 分)
2 . 2
21. (本小题满分 12 分) 已知函数 f ( x) ? x ? a ln x . (1)当 a ? 1 时,求曲线 y ? f ( x ) 在点 (1, f (1)) 处的切线方程; (4 分) (2)求 f ( x) 的单调区间; (4 分) (3)若函数 f ( x) 没有零点,求实数 a 的取值范围. (4 分)
请考生在第 22,23,24 题中任选一题作答,如果多做,则按所做的第一题记分.作答时把小题后相应的矩 形涂黑. 22. (本小题满分 10 分)选修 4-1:几何证明选讲 如图,⊙O 和⊙ O 相交于 A,B 两点,过 A 作两圆的切线分别交两圆于 C,D 两点,连接 DB 并延长交⊙O 于点 E. (1) 证明: AC ? BD ? AD ? AB ; (5 分) (2) 若 AD=4, AC ? 2 AB ,求 DE. (5 分)
/
23. (本小题满分 10 分)选修 4-4:坐标系与参数方程 已知圆 C1 的参数方程为 ?
? x ? 2 ? 5 cos? ? y ? 3 ? 5 sin ?
(?为参数) , 以坐标原点为极点, x 轴的正半轴为极轴建立极坐
标系,直线 C2 的极坐标方程为 2 ? cos( ? ?
?
3
) ? 23
(1)把圆 C1 , C 2 的方程化为普通方程; (5 分) (2) 求圆 C1 上的点到直线 C 2 的距离的最大值. (5 分) 2 4.(本小题满分 10 分)选修 4-5:不等式选讲 设 a ? R , f ? x ? ? x ? a ? ?1 ? a ? x , (1)解关于 a 的不等式 f ? 2? ? 0 ; (4 分) (2)如果 f ? x ? ? 0 恒成立,求实数 a 的取值范围. (6 分)
七校联合体 2016 届高三第二次联考文科数学试卷,共 9 页,第 4 页
七校联合体 2016 届高三第二次联考测试题答案 DCABD
13. 9
CCCAC
AB
15.44 16. [1, )
14. 2n-1
3 2
三、解答题:
17.解: (1) f ( x) ? 2 3 sin x cos x ? 2 sin 2 x ? 1 ? 3 sin 2x ? cos2x
? 3 ? 1 ?? ? ? 2? sin 2 x ? cos 2 x ? 2sin 2 x ? ? ? ? ????3 分 ? 2 ? 2 6 ? ? ? ?
f ? x ? 的最小正周期 T ?
由 2k? ?
?
2 6 2 2? ? ? 2 x ? 2k? ? 得 2k? ? 3 3
? 2x ?
?
2? ? ? ???.5 分 2
? 2k? ?
?
,
? k? ?
?
3
? x ? k? ?
?
6
,k ? Z
? 函数 f ( x) 的单调递增区间为[ k? ?
(2)由 ? 所以 ?
?
3
, k? ? ?
?
6
] , k ? Z ????8 分
?
6
?x?
?
3
,得 ?
?
6
? 2x ?
?
6
5? ,???9 分 6
?? 1 ?? ? ? ? sin ? 2 x ? ? ? 1 , ?1 ? 2sin ? 2 x ? ? ? 2 6? 2 6? ? ?
函数 f ? x ? 的最小值为 ?1 ,最大值为 2 ?????12 分 18.解:(1)将 2×2 列联表中的数据代入公式计算,得 n(ad-bc)2 χ 2= (a+b)(c+d)(a+c)(b+d) 100×(60×10-20×10)2 100 = = 21 ≈4.762????3 分 70×30×80×20 由于 4.762 > 3.841 ,所以有 95% 的把握认为“南方学生和北方学生在选用甜品的饮食习惯方面有差 异” ????5 分 (2)记 5 名学生为 a1,a2,b1,b2,b3,, 从 5 名数学系学生中任取 2 人的一切可能结果所组成的基本事件空间Ω ={(a1,a2),(a1,b1) ,(a1,b2), (a1,b3),(a2,b1),(a2,b2) ,(a2,b3,),(b1,b2),(b1,b3),(b2,b3)}, 其中 ai 表示喜欢甜品的学生,i=1,2,bj 表示不喜欢甜品的学生,j=1,2,3. Ω 由 10 个基本事件组成,且这些基本事件的出现是等可能的????8 分 用 A 表示“2 人中至少有 1 人喜欢甜品”这一事件,则 A={(a1,a2),(a1,b1) ,(a1,b2),(a1,b3),(a2, b1),(a2,b2) ,(a2,b3,)}.事件 A 由 7 个基本事件组成????10 分 7 因而 P(A)=10????12 分
七校联合体 2016 届高三第二次联考文科数学试卷,共 9 页,第 5 页
19.证明: (1)取 A1D 的中点 G ,连 EG 、 FG ,
FG // CD ,且 FG ? 因为 F 为 AC 1 中点,故
1 CD , 2
1 CD , 2 四边形 BFGE 为平行四边形, BF // EG ,
又 BE // CD ,且 BE ?
BF ? 平面 A1DE ,故 BF // 平面 A1DE ;????4 分 又 EG ? 平面 A 1DE ,
(2)折叠前, ?AED ? 60 , ?CEB ? ?ECB ? 30 ,即 ?CED ? 90
? ? ?
在四棱锥 A 1 ? BCDE 中,即有 CE ? DE ,
? 在 ?BCE 中, BC ? BE ? 2 , ?B ? 120 ,由余弦定理得 CE ? 2 3 ,
又A ? 4 ,由勾股定理的逆定理,得 ?CEA1 ? 90? , CE ? A1E , 1E ? 2, AC 1 又 DE ? A1E ? E ,从而 CE ? 平面 A 1DE ,
A1D ? 平面 A1DE ,得 A1D ? CE ????8 分
(也可连 CG ,证 A1D ? 平面 CEG ) (3)由(2)知, CE ? 平面 A 1DE ,
BCDE 的距离为 h ,则由 VA1 ?CDE ? VC ? A1DE , 设点 A 1 到平面
得
1 1 1 1 1 1 S ?CDE ? h ? S ?A1DE ? CE , ? ? DE ? CE ? h ? ? ? A1 D ? EG ? CE , 3 3 3 2 3 2
解得 h ? 3 …………12 分 (也可取 DE 中点 H ,连 A1H 、 CH ,证面 A1DE ? 面 BCDE , A1H 就是所求的距离)
?c ? 1 ?a ? 2 ? ? 2 ?c 20.解: (1)根据题意得 ? ? 解得 ?b ? 1 ????2 分 2 ?c ? 1 ?a 2 ? ?a ? b 2 ? c 2 ?
? 所求椭圆方程为
x2 ? y 2 ? 1 ????4 分 2
(2)设 A( x1 , y1 ), B( x2 , y2 )
? x2 2 ? ? y ?1 联立方程组 ? 2 ?y ? x ? m ?
七校联合体 2016 届高三第二次联考文科数学试卷,共 9 页,第 6 页
化简得: 3 x 2 ? 4mx ? 2m 2 ? 2 ? 0 ????5 分
? 直线与椭圆有两个不同的交点
?? ? (4m) 2 ? 12(2m 2 ? 2) ? 0
即 ? 3 ? m ? 3 且 m ? 0 ????6 分 由根与系数的关系得 x1 ? x 2 ? ?
4m 2m 2 ? 2 , x1 x 2 ? 3 3
x1 ? x2 2m m ?? , y C ? xC ? m ? 2 3 3
设 A、B 中点为 C,C 点横坐标 xC ?
? 线段 AB 垂直平分线方程为 y ? ? T 点坐标为 (?
m 2m ? ?( x ? ) ????7 分 3 3
m , 0) 3
2 m 3 T 到 AB 的距离 d ? ????8 分 2
由弦长公式得
AB ? 2 ? ( x1 ? x2 ) 2 ? 4 x1 x2 ?
2 24 ? 8m 2 ????9 分 3
? S ?TABC
2 m 1 3 2 ? ? ? ? 24 ? 8m 2 2 3 2
?
1 96 2 32 4 m ? m 6 9 9 2 3 9 ?2(m 2 ? ) 2 ? 9 2 2
2 3
?
?
当 m2 ?
6 3 即m ? ? ? (? 3, 3) 时等号成立 2 2
2 ??????12 分 3
? S ?TABmax ?
七校联合体 2016 届高三第二次联考文科数学试卷,共 9 页,第 7 页
21.解: (1)当 a ? 1 时, f ( x) ? x ? ln x , f '( x ) ? 1 ?
1 ( x ? 0) , x
f (1) ? 1 , f '(1) ? 2 ?????????? 2 分 所以切线方程为 2 x ? y ? 1 ? 0 ???????? 4 分
(2) f '( x) ?
x?a ( x ? 0) ???????????5 分 x 当 a ? 0 时,在 x ? (0, ??) 时 f '( x) ? 0 ,所以 f ( x) 的单调增区间是 (0, ??) ;??6 分 当 a ? 0 时,函数 f ( x ) 与 f '( x ) 在定义域上的情况如下:
x
(0, ?a )
?a
0 极小值
( ?a, ??)
+ ↗
f '( x ) f ( x)
?
↘
所以 f ( x) 的单调增区间是 (?a,??) ,减区间是 (0,?a) ;?????????8 分 (3)由(2)可知 ①当 a ? 0 时, (0, ??) 是函数 f ( x) 的单调增区间, 且有 f (e
? 1 a
)?e
?
1 a
? 1 ? 1 ? 1 ? 0 , f (1) ? 1 ? 0 ,所以,此时函数有零点,不符合题意;
(或者分析图像 x ? ? a ln x , a ? 0 ,左是增函数右减函数,在定义域 (0,??) 上必有交点,所以存在一 个零点) ②当 a ? 0 时,函数 f ( x) 在定义域 (0, ??) 上没零点; ③当 a ? 0 时, f (? a ) 是函数 f ( x) 的极小值,也是函数 f ( x) 的最小值, 所以,当 f ( ? a ) ? a (ln( ? a ) ? 1) ? 0 ,即 a ? ?e 时,函数 f ( x) 没有零点综上所述,当 ?e ? a ? 0 时, f ( x) 没有零点. ??????? 12 分 22.证明: (1)由 AC 与⊙O 相切于 A ,得 ?CAB =?ADB , 同理 ?ACB =?DAB , 所以△ACB∽△DAB.从而
AC AB = , AD BD
即 AC ? BD ? AD ? AB ??5 分 (2)由(1)得
AD AC ? ? 2 ,? BD ? 2 BD AB
2
由切割线定理得: AD ? BD ? DE ,即 4 ? 2 DE
2
? DE ? 8 ????10 分
23.解: (1)将 ?
? x ? 2 ? 5 cos? ? y ? 3 ? 5 sin ?
2 消去参数 ? ,化为普通方程 (x ? 2) ? ( y ? 3) 2 ? 25 ,
2 ? 圆 C1 的普通方程为 (x ? 2) ? ( y ? 3) 2 ? 25
由 2 ? cos( ? ?
?
3
) ? 23 得 x ? 3 y ? 23,? C 2 的普通方程为 x ? 3 y ? 23 ? 0 ??5 分
七校联合体 2016 届高三第二次联考文科数学试卷,共 9 页,第 8 页
(2)圆心 C1 到直线 C 2 的距离为 d ?
2 ? 3 ? 3 ? 23 1? 3
?9
? 圆 C1 上的点到直线 C 2 的最大距离为 9+5=14????10 分
24.解: (1)解法一: f ? 2 ? ? 2 ? a ? 2 ?1 ? a ? ? ?
a?2 ? ?a, ?4 ? 3a, a ? 2
不等式 f ? 2? ? 0 等价于 ?
? a?2 ? a?2 4 或者 ? ,解得 a ? ; 3 ??a ? 0 ?4 ? 3a ? 0
解法二:由 f ? 2? ? 0 ,得 2 ? a ? 2 ?1 ? a ? ? 0 ,即 a ? 2 ? 2 ? a ?1? ,
? 4 ?2 ?1 ? a ? ? a ? 2 ,解得 a ? .???4 分 ?2 ? a ?1? ? a ? 2 ? 2 ? a ?1? ,即 ? 3 ? ?a ? 2 ? 2 ? a ? 1?
(2) f ? x ? ? x ? a ? ?1 ? a ? x ? ?
x?a ? ?ax ? a, , ?? 2 ? a ? x ? a, x ? a
①当 ? a ? 0 ,即 a ? 0 不满足 f ? x ? ? 0 恒成立; ②当 a ? 0 , f ( x) ? ?
?0 , x ? 0 , 此时 f ( x) min ? 0 ,满足 f ? x ? ? 0 恒成立; ?2 x , x ? 0 ?? 2 x ? 2 , x ? 2 , 不满足 f ? x ? ? 0 恒成立; x?2 ?? 2 ,
③当 a ? 2 , f ( x) ? ?
?? a ? 0 ? ④当 ? a ? 0且2 ? a ? 0 时 ,即 a ? 0且a ? 2 时 ,因为 f ? x ? ? 0 恒成立 ,故有 ?2 ? a ? 0 , 解得 ?? a 2 ? a ? 0 ?
0 ? a ?1
综上所述, a 的取值范围为 [0,1] .???10 分
七校联合体 2016 届高三第二次联考文科数学试卷,共 9 页,第 9 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