高一年级物理期中考试试卷
一、选择题(每题 3 分,少选得 2 分,多选不得分,共 48 分) 1、 面研究的各个问题中可以被看作质点的是 A. 奥运会乒乓球男单冠军王励勤打出的弧旋球 B. 奥运会冠军王军霞在万米长跑中 C. 跳水冠军郭晶晶在跳水比赛中 D. 研究一列火车通过某一路标的时间 2、一个小球从距离地面 4 米高处落下,被地面弹回,在距离地面 1 米高处被接住。坐标原点选 在抛出点下方 2 米处,向下为坐标轴的正方向,则小球抛出点、接住点的坐标和该过程的位移 分别是: ( ) A、2m、-1m、-3m B、-2m、1m、3m C、4m、1m、-3m D、-4m、-1m、3m 3、a、b 两个物体从同一地点同时出发,沿同一方向做匀变速直线运动,若初速度不同,加速度 相同,则在运动过程中( ) ①a、b 的速度之差保持不变 ②a、b 的速度之差与时间成正比 ③a、b 的位移之差与时间成正比 ④a、b 的位移之差与时间的平方成正比 A.①③ B.①④ C.②③ D.②④? 4、如图所示,重为 100N 的物体在水平面上向右运动,物体与水平面的动摩擦因数为 0.2,与此 同时物体受到一个水平向左的力 F=20N,那么物体受到的摩擦力为 A.0 B.40N,水平向左 F v C.20N,水平向右 D. 20N,水平向左 5、某物体的 v-t 图线如图所示,则该物体( ) A、做往复运动 B、做匀变速直线运动 C、朝某一方向做直线运动 D、以上说法都不正确 6.做匀加速直线运动的物体的加速度为 3 m/s2,对任意 1 s 来说,下 列说法中正确的是( ) A.某 1 s 末的速度比该 1 s 初的速度总是大 3 m/s B.某 1 s 末的速度比该 1 s 初的速度总是大 3 倍 C.某 1 s 末的速度比前 1 s 末的速度大 3 m/s D.某 1 s 末的速度比前 1 s 初的速度大 6 m/s 7、一物体从 h 高处做自由落体运动,经时间 t 到达地面,落地速度为 v,那么当物体下落时间 为 t/3 时,物体的速度和距离地面的高度分别是( ) A、v/3 , h/9 B、v/9 , h/9 C、v/3 , 8h/9 D、v/9 , 3 h/3 8.物体由斜面顶端由静止开始匀加速滑下, 现把斜面分成长度相等的三段, 物体通过每段的时间 比为( ) A. 3 : 2 :1 C.1: B.1: 2 -1)( 3 - 2 ) ( : D.3:2:1
1 1 : 2 3
9.某质点做匀变速直线运动,在连续两个 2 s 内的平均速度分别是 4 m/s 和 10 m/s,该质点的 加速度为( ) 2 2 A.3 m/s B.4 m/s 2 2 C.5 m/s D.6 m/s 10.如图所示是某物体运动过程的 v-t 图象,以下说法正确的是( )
A. 物体运动的速度越来越小; B. 物体运动的速度越来越大,加速度不变; C. 物体运动的速度越来越大,加速度越来越小; D. 物体运动的速度越来越大,加速度也越来大。 11.做匀加速运动的列车出站时,车头经过站台某点 O 时速度是 1 m/s,车尾经过 O 点时的速度 是 7 m/s,则这列列车的中点经过 O 点时的速度为( ) A.5 m/s B.5.5 m/s C.4 m/s D.3.5 m/s 12、甲乙两个质点同时同地向同一方向做直线运动,它们的 v—t 图象如图所示,则 ( ) A.乙比甲运动的快
B.2 s 乙追上甲 C.甲的平均速度大于乙的平均速度 D.乙追上甲时距出发点 40 m 远 13、一辆汽车做单向直线运动,以速度 v1 行驶了 1/3 的路程,接着以 20Km/h 的速度跑完了其余 的 2/3 的路程,结果汽车全程的平均速度为 27Km/h,则 v1 的值为: ( ) A、32Km/h B、35Km/h C、56Km/h D、90Km/h 14、关于弹力的产生,下列说法错误的有( ) A、木块放在桌面上受到向上的弹力,是由于木块发生微小的形变而产生的 B、木块放在桌面上受到向上的弹力,是由于桌面发生微小的形变而产生的 C、挂在悬线下的物体受到重力,是由于悬线发生微小形变而产生的 D、挂在悬线下的物体受到向上的拉力,是由于物体发生微小形变而产生的 15、甲乙两辆汽车沿平直公路同时、同地、同向运动。甲车在前一半时间以 v1 做匀速运动,后 一半时间以 v2 做匀速运动;乙车在前一半路程以 v1 做匀速运动,后一半路程以 v2 做匀速运 动。则( ) A、若 v1﹥v2 ,则甲车先到终点 B、若 v1=v2 ,则两车同时到终点 C、若 v1﹤v2 ,则乙车先到终点 D、若 v1﹤v2 ,则甲车先到终点 16、一条悬链长 5.6m,从悬点处断开,使其自由下落,不计空气阻力。则整条悬链通过悬点正 2 下方 12.8m 处的一点所需的时间是(g=10m/s ) ( ) A.0.3s B.0.4s C. 1.6s D.1.2s 二、填空题(每题 4 分,共 16 分) 17、在“测定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加速度”的实验中,用打点计时器记录纸带运动的时间。计时器 所用电源的频率为 50Hz,图为一次实验得到的一条纸带,纸带上每相邻的两计数点间都有四 个点未画出,按时间顺序取 0、1、2、3、4、5 六个计数点,用米尺量出 1、2、3、4、5 点到 0 点的距离如图所示(单位:cm) 。由纸带数据计算可得计数点 4 所代表时刻的即时速度大小 v4=________m/s,小车的加速度大小 a=________m/s2。 4 5 3 2 0 1
0
1.40
4.80
10.20
17.60
27.00 cm
18、一物体做自由落体运动,在落地的前一秒内下降 35m,它是从 下落时间为 s(g=10m/s2) 。
m 高处自由落下的,
三、计算题(每题 8 分,共 16 分) 19、汽车以 10 m/s 的速度在平直公路上匀速行驶,刹车后经 2s速度变为 6m/s,求: (1)刹车过程中的加速度;? (2)刹车后 8s内前进的距离。
20、乘客在地铁列车中能承受的最大加速度是 1.4 m/s ,已知两个必停站相距 2240 米, (1) 如果列车最大运行速度为 28 m/s ,列车在两站间的行驶时间至少是多少? (2)假设没有最大速度的限制, 列车在两站间的行驶时间至少是多少?
2
物 理 参 考 答 案
一、 1 2 选择题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
B
B
A
D 、
C 2
ACD
C
B
A
C
A 、
D 4
D
ACD
ABD
B
二、填空(每空 4 分) 17、 0.84 18、 80
三、计算题(每题 8 分,共 16 分) 19、解: (1)刹车过程是减速运动,设速度方向为正方向,则加速度为:
a?
vt ? v0 6 ? 10 ? ? ?2m / s 2 t 2
(2)设经过时间 t0,汽车恰停止,由 0= v0+a t0,得 t0=5s 所以,8s 内汽车早已停止,所以 8s 内的位移与 5s 内的位移相等,则有:
x ? v0 t ?
20、解: (1)列车达到最大速度所用的时间为 t1,v=at1, t1 ? 则所行驶的位移为 x1 ?
1 2 1 at ? 10 ? 5 ? ? (?2) ? 5 2 ? 25m 2 2 v 28
a ? 1.4 ? 20 s 1 2 1 at1 , x1 ? ? 1.4 ? 202 m ? 280m 2 2
同理,减速过程所用时间 t2=t1=20s 减速过程所行驶的位移 x2=x1=280m 匀速运行的时间 t3 ?
x ? x1 ? x2 2240 ? 280 ? 280 ? s ? 60s v 28
即两站间的运行时间 t ? t1 ? t2 ? t3 ? 100s (2) 若没有最大速度的限制,列车只有加速和减速两个过程,且两个过程位移相等.
x' ?
1 x ? 1120m 2 1 由x ' ? at '2 2
2 x' 2 ?1120 t ? ? s ? 40s a 1.4
'
t ? 2t ' ? 80s
(可以利用图像辅助求解)